中文 | ENGLISH
 

新闻资讯

 

严肃与热情的新年问候 —— 音乐周报

(2018-01-17)



当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乐音通过卫星信号进入中国超过了三十个年头,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在新年到来之际听一场音乐会”已经从一种带有猎奇感的时尚变为了习以为常的仪式,尤其是在2017年全国古典音乐演出市场迎来又一次喜人的爆发后,“新年档”毫无疑问地被乐迷们寄予了对于2018年的新期待。

1月2日,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爱乐乐团在指挥家李飚的执棒下登台国家大剧院,奉献了“来自远东的问候”主题音乐会。与主打施特劳斯家族的欢快小品或脍炙人口的歌剧咏叹调不同,这场音乐会在曲目安排上堪称“严肃”,格里格与柴科夫斯基两部大部头作品的安排更是突显了来自俄罗斯的艺术家们不刻意降低欣赏门槛、坚持自己音乐文化的态度,已然值得钦佩。

 

“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是那种无论何时听到都会令人热血沸腾的佳作,尽管自演奏者到聆听者都早已对其烂熟于心,但指挥家李飚仍然在这部开场作品中呈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意。乐团第一、第二提琴分坐指挥两侧、中低音弦乐声部集中的“德奥式”摆位,使得大提琴奏出如歌的第二主题时如春风拂面般美好,以定音鼓为代表的打击乐组精心构建的“力度阶梯”赋予作品尾声渐强乐段完满的逻辑性,许多乐迷认知中那一片热烈中的混沌至此得到清晰的呈现。在其后的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中,旅德青年钢琴演奏家万捷旎的精湛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扎实的触键与温润的音色使作品第一乐章中如滔滔江河般的密集音阶跑动与乐团厚重的吟唱相得益彰,在音响上塑造出两种互补的气质,避免了现场浪漫主义时期协奏作品演绎中经常出现的“独奏被淹没”的现象。与此同时,首乐章经典的第一主题在以长笛为代表的木管乐器进行再现时,那独属于北欧音乐的清新之感呼之欲出,实在令人击节。弦乐在慢板乐章奏响的主题在乐句把握上十分考究,细腻的力度变化与弹性速度营造出一种欲说还休的口吻,与随后进入的钢琴琶音形成呼应。第三乐章尾段的插部中,万捷旎呈现出了近似肖邦舞曲般的绚丽色彩和灵动乐思,取得了上佳的现场效果。随后,她加演了舒曼《狂欢节》中的“肖邦”一段,印证了这位钢琴新星对蕴含于音符中诗意的直觉捕捉和娴熟驾驭。

 

下半场的柴科夫斯基《f小调第四交响曲》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新西伯利亚爱乐乐团展现自身俄罗斯音乐气质的最佳载体,从首乐章铜管威慑力十足的嘹亮序奏到第二乐章弦乐张力极大的情感宣泄都让人们领略到一种野性充溢、意志昂扬的朴拙之美。无论在首乐章奏鸣曲式中严谨展开的主题动机还是第三乐章中层次感丰富的拨弦演奏,李飚棒下的乐团都挖掘出了作品最精致的美感,即使在疾风骤雨般的终曲尾声,磅礴的音场也不会带来丝毫的“刺耳”感觉,令人尤其难忘。在返场演出的《北京喜讯到边寨》与《茉莉花》两首中国作品中,木管的倚音吹奏与小提琴传神的滑奏都独具东方魅力,这无疑是李飚精心指导的结果,这场严肃却炽热的新年音乐会证明了这位享誉世界的打击乐大师同样已是功力深湛的杰出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