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新闻资讯

 

李飚巡演欧洲八国大获好评

(2009-05-22)
自4月19日至5月16日,打击乐独奏家李飚与北京交响乐团赴波兰、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匈牙利、奥地利、德国、意大利八国18个城市巡回演出,为欧洲观众演出了作曲家郭文景为汶川大地震最新创作的打击乐协奏曲《山之祭》。他以深沉的情感、高超的技艺,连续演出18场,场场近乎完美,赢得观众热烈欢迎,在场观众热泪盈眶,报界好评如潮。

乐动、感动、心动,打击乐独奏家李飚带给欧洲观众的,是从视觉、听觉到感觉的全方位冲击。郭文景最新创作的打击乐协奏曲《山之祭》,这是这位四川籍作曲家对去年5·12汶川大地震的一部刻骨铭心的力作。在标明为“马林巴的托卡塔和悲歌”、“一面锣的三重奏、四重奏与八面锣的托卡塔”、“鼓的宣叙调”三个乐章中,作曲家调动了马林巴、大鼓、八面锣、八只高音火箭炮鼓等打击乐器和乐队各声部,既展现了天摇地动、山崩石裂、捶胸顿足、痛不欲生的梦魇,又表达了断魂、哀伤、祭祀、浪漫的柔情。

打击乐对脑力和体力都是极大挑战,而打击乐协奏曲《山之祭》又是一部技术含量高、演奏难度大的作品。但是对于李飚这样的独奏家来说,这正好是一个用武之地。在演奏中,他有时发尽全力敲击锣鼓把对生命的礼赞烘托到极致,有时在锣上刷出细如游丝般的音响拨动人们柔弱的心弦,有时又在马林巴上弹出晶莹剔透、温暖动听的歌声。跟随着李飚的棰起棰落,观众也经历着炼狱般大起大落的情感历程。每次演出完毕,在观众近乎致敬般的掌声中,李飚总是在深深的鞠躬之后,用英语或德语向观众讲述汶川大地震后作曲家创作此曲的故事,使观众顿时对这部中国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拉近了演奏家本人与观众的距离。之后他加演一曲《献给埃德加》,这是他为德国音乐家、已故好友埃德加所创作的一首马林巴乐曲,在演奏这首只有5分钟的怀人乐曲时,只见李飚双眉紧蹙,以四支小棰,发出深情而纯净的思念之音,每到此处,观众中许多人热泪盈眶。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对于李飚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1993年,他25岁时,从求学的莫斯科来到布达佩斯参加国际打击乐比赛,赢得第二名,于是这里成为他音乐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在布达佩斯演出之后签售唱片时,一位女士执手对李飚表示祝贺,并告诉他说:“我看过你1993年在这里的比赛。”李飚对如此忠诚的观众表示感激。
    
在华沙,前厅出售音像制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音乐会我们只卖出20张左右唱片,而李飚的50张唱片却全部卖光;在巴登-巴登,有观众询问李飚何时能再到他常住的柏林演出。在意大利布雷西亚,米开朗杰利国际艺术节总监说,意大利观众很挑剔很直率,他们不会轻易排队向他们不熟悉的国外音乐家要签名,但李飚打破了这个惯例。在萨格勒布、卢布雅纳、克拉根福、慕尼黑、贝加莫……观众在看了演出后重新阅读节目单上关于李飚的介绍,人们排着长队请这位年轻的音乐家签名,向他表达敬意。
     
很多报纸都用“完美”和“不可思议”来形容李飚的演出。奥地利《克莱恩报》(《Kleinen Zeitung》)发表赫穆·克里斯蒂安(Helmut Christian)的文章说:“简直不可思议,李飚只有两只手,但当他以惊人的速度开始打击的时候,仿佛有千军万马围绕在观众周围,叹为观止。” 评论家埃贡·博则德(Egon Bezold)在德国《纽伦堡人报》(《Nürnberger Zeitung 》)撰文说:“李飚在第二乐章运用锣的神奇表演,赢得了观众潮水般的掌声。整场演出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和表演天赋。”一位德国音乐评论家对记者说:“事实证明,李飚不仅是一个很好的独奏家,而且是一名真正的音乐家,因为只有音乐家才能带给观众如此的感动。”
     
这次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危及全球经济,欧洲首当其冲,难逃噩运。欧洲人虽然削减了日常生活开支,但文化支出没有减少。欧洲观众依然保持着到现场听音乐会的良好习惯,经济下行时,音乐会照开照听,观众文明礼貌,衣着竞相争艳,即将到来的著名音乐家和乐团的大幅广告迎风招展,售票处不时有观众前来买票;从音乐厅工作人员处得知,过去每年演出都在100至200场之间,现在也没有减少。这一切都说明,文化依然在公众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经纪人罗赫先生说:“我们确实受到了经济影响,但是文化对于欧洲人来说太重要了!所有签约的音乐会都如约实现,人们依然需要有质量的文化生活。欧洲观众最看重的是看你有没有带来自己的文化,能否发自内心地演奏并感动观众。李飚和北京交响乐团做到了这点。这次他们演出过的音乐厅的艺术总监都非常满意,希望再次签约。”